化學系-U51-B01永續淨零碳排化學

領域模組名稱
中文 永續淨零碳排化學
英文 Sustainable net-zero carbon emissions chemistry
領域模組預計開始施行時間 114學年度第1學期
主責教學單位 化學系 召集人 化學系系主任
學習目標與
預期學習效益
1. 能夠說明永續淨零碳排化學的相關知識以及應用發展
2. 能夠理解永續淨零碳排化學等知識理論、並建立發展應用
3. 期望能夠培育國內永續淨零碳排化學學術及產業跨領域人才
課程架構圖
修課指引
未來職涯發展 多選課程 課程內容之差異(修課指引)
1.永續環境分析 1.1分析(二) 利用質譜等針對環境中微量分子的偵測,分析環境變化
1.2儀器分析(一) 利用層析、電化學方法針對人類農工業生產、商業行為…等社會活動中所生產排出的碳源量測
1.3物理化學(一) 針對化類農工業生產、商業行為…等社會活動中所生產排出的廢熱能量測方式
2.近零碳排戰略 2.1有機化學(二) 介紹如氫能等以無機化學、材料化學、觸媒化學等方法進行零碳能源的開發理論
2.2有機化學(三) 利用組合化學、有機合成等方法將環境中由農工業生產過程排出廢碳的固碳回收理論的介紹
所有相關課程列表
課程名稱 規劃要點(附註) 開課單位 備註
1 2 3 4 5 6
(中文)群論在化學上的應用 U A E S 3 1 化學系 4門基礎課程中至少修習其中3學分
(英文)Chemical Applications of Group Theory
(中文)有機化學 (一) U A E S 4 1 化學系
(英文)Organic Chemistry (I)
(中文)分析化學(甲) U A E S 3 1 化學系
(英文)Analytic Chemistry
(中文)化學數學 U A E S 3 1 化學系
(英文)Mathematics in Chemistry
(中文)無機化學 (一) U A E S 3 2 化學系 5門核心課程中至少修習其中6學分
(英文)Inorganic Chemistry (I)
(中文)有機化學 (二) U A E S 4 2 化學系
(英文)Organic Chemistry (II)
(中文)儀器分析 (一) U A E S 3 2 化學系
(英文)Instrumental Analysis (I)
(中文)物理化學 (一) U A E S 3 2 化學系
(英文)Physical Chemistry (I)
(中文)物理化學 (二) U A E S 3 2 化學系
(英文)Physical Chemistry (II)
(中文)無機化學 (二) U A E S 3 3 化學系 4門應用課程中至少修習其中6學分
(英文)Inorganic Chemistry (II)
(中文)有機化學 (三) U A E S 2 3 化學系
(英文)Organic Chemistry (III)
(中文)儀器分析 (二) U A E S 3 3 化學系
(英文)Instrumental Analysis (II)
(中文)物理化學 (三) U A E S 3 3 化學系
(英文)Physical Chemistry (III)
取得認證需修習總課程數 至少5 取得認證需修習總學分數 至少15
附註:規劃要點填表說明:(1到4各欄位請填正確代表字母)
1:U-學士課程、M-碩士課程。
2:A-正課、B-實習課、C-台下指導之科目如學生講述或邀請演講之專題討論、專題研究……等。
3:R-必修、E-選修。
4:S-學期課、Y-學年課。
5:科目(學期或全年)總學分數(請填阿拉伯數字)。
6:Level:1-基礎課程、2-核心(理論/方法)課程、3-應用(總整/實務)課程(請填阿拉伯數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