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食品加工工程(開始施行114-1)

領域模組名稱
中文 食品加工工程
英文 Food Processing and Engineering Module
領域模組預計開始施行時間 114學年度第1學期
主責教學單位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 召集人 溫曉薇教授
學習目標與
預期學習效益
1. 能夠學習食品加工以及食品工程相關的基礎知識與應用科技。
2. 學生可以進一步藉由食品加工學結合進階的食品工程學、熱加工技術與應用、食品工廠管理、穀類加工與新產品研究開發,以更高效、低成本的製程完成不同食品的製作,以符合修費者需求與產業發展。
3. 期望培育國內食品產業加工工程跨領域人才。 
課程架構圖  
修課指引 本模組旨在培養學生在食品加工工程的理論基礎以及技術應用,以為學生未來在食品製造相關產業的發展奠定深厚的基礎。修課指引寄望協助學生釐清課程之間的差異,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選擇適合的課程。
 
未來職涯發展 多選課程 課程內容之差異
就業導向 1.1「熱加工技術與應用」 本課程針對不同熱加工處理、技術及國內、外食品、生技產業發展現況進行系列介紹,另配合演講、校外參觀及分組討論,以增加學生對熱加工之認識及專業技能之提升
1.2「穀類加工」 本課程針對各種穀類原料之組成分、理化特性加工特性並依日常生活、專業食品公司多元化穀類產品進行加工技術與研發介紹;另課程配合演講、參訪以達到穀類加工專業學習之目的。
1.3「食品工廠管理」 介紹目前國內食品工廠執行品質管理之相關制度,包括 GMP 食品認證制度、CAS食品認證制度、危害分析重點管制(HACCP)系統、以及 ISO 9001、ISO 22000 品質管理系統等,並透過食品工廠經營及管理的實經驗分享,包括客訴處理與溝通技巧、行銷管理、財務管理、節能減碳管理、食品研發管理、以及品質管制系統等,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食品工廠管理技能。
1.4「新產品研究開發」 新產品之研究開發是食品、生技產業永續經營、再成長的原動力,如何將在學學習之食品基礎學科與技能應用,並有效發揮於新產品之研發上,將是本課程之授課重點。其內容包括: 食品原料組成分與加工特性、加工機器(具)與單元操作,各式加工技術與多元化產品研發,並配合專家演講、校外參訪,達到多元化教學目的,另提升學生綜合學習及組合應用、產品研發能力。
 
課程規劃內容如下
課程名稱 規劃要點(附註) 開課單位 備註
1 2 3 4 5 6
(中文)食品加工學(一) U A 2 1 食生系  
(英文)Food Processing (I)
(中文)食品加工學(二) U A 2 1 食生系  
(英文)Food Processing (II)
(中文)食品工程(一) U A 2 2 食生系  
(英文)Food Engineering (I)
(中文)熱加工技術與應用 U A 2 3 食生系 選修4擇3
(英文)Appl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Heat
(中文)穀類加工 U A 2 3 食生系 選修4擇3
(英文)Cereal Processing
(中文)食品工廠管理 U A 2 3 食生系 選修4擇3
(英文)Management of Food Factory
(中文)新產品研究開發 U A 3 3 食生系 選修4擇3
(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取得認證需修習總課程數 6 取得認證需修習總學分數 12-13
附註:規劃要點填表說明:(1到4各欄位請填正確代表字母)
1:U-學士課程、M-碩士課程。
2:A-正課、B-實習課、C-台下指導之科目如學生講述或邀請演講之專題討論、專題研究……等。
3:R-必修、E-選修。
4:S-學期課、Y-學年課。
5:科目(學期或全年)總學分數(請填阿拉伯數字)。
6:Level:1-基礎課程、2-核心(理論/方法)課程、3-應用(總整/實務)課程(請填阿拉伯數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