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學系-植物病害管理(開始施行113-2)

領域模組名稱
中文 植物病害管理
英文 Plant Disease Management
領域模組預計開始施行時間   113  學年度第  2  學期
主責教學單位 植物病理學系 召集人 洪爭坊 助理教授
學習目標與
預期學習效益
  1. 瞭解造成植物病害的病原種類、分類與鑑定技術
  2. 培養植物病害診斷與管理人才所需之基礎與實務能力 
課程架構圖
 
修課指引 植物病害管理模組目的在於培訓植物病害診斷鑑定與管理相關人才。選課同學在完成本模組基礎課程後,將瞭解造成植物病害的病原種類與鑑定方式(真菌學,必修;植物細菌學、植物病毒學、植物線蟲學,3選1)。
在核心課程中,除了建立植物病害管理的基本原則與不同策略等觀念(植病防治學,必修),亦將深入介紹害物管理所使用的藥劑種類、作用機制與使用方法(害物藥劑學,選修)或是了解生物製劑之開發流程之技術(生物製劑,選修)。
應用與總整課程中可依學生興趣,選擇深入瞭解農藝或園藝作物病害種類與管理方法,以及目前的相關研究進展。
 
未來職涯發展 多選課程 課程內容之差異(修課指引)
植物病害管理
-應用/總整課程
(二選一)
園藝作物病害 著重於園藝作物病害種類介紹、病害防治管理策略與相關研究進展等。
農藝作物病害 著重於農藝作物栽培、病害種類介紹、病害防治管理策略等。
植物病害管理
-核心課程
(二選一)
害物藥劑學 本課程著重於殺蟲劑、殺菌劑、殺草劑等種類與作用機制介紹。
生物製劑 了解生物製劑之開發流程、拮抗微生物之分離及機制探討之研究技術。
植物病害管理
-基礎課程
(三選一)
植物細菌學 使學生了解植物細菌性病害之特性、病原生態以及防治與診斷細菌性病害的方法。
植物線蟲學 訓練學生鑑定與防治植物寄生線蟲。
植物病毒學 透過了解植物病毒與寄主間的關係,完善同學在植物病毒病理上的概念,強化身為植物醫生的知識能力。
   
課程規劃內容如下
課程名稱 規劃要點(附註) 開課單位 備註
1 2 3 4 5 6
(中文)真菌學 U AB R S 4 1 植病系 必修
(英文)Mycology
(中文)植物細菌學 U A E S 2 1 植病系 三科選修一科
(英文)Plant Bacteriology
(中文)植物病毒學 U A E S 3 1 植病系
(英文)Plant Virology
(中文)植物線蟲學 U A E S 2 1 植病系
(英文)Plant Nematology
(中文)植病防治學 U A R S 2 2 植病系 必修
(英文)Plant Disease Control
(中文)害物藥劑學 U A E S 3 2 植病系 二科選修一科
(英文)Pesticides
(中文)生物製劑 U A E S 2 2 植病系
(英文)Biopesticides
(中文)農藝作物病害 U A E S 3 3 植病系 二科選修一科
(英文)Agronomic Crop Diseases
(中文)園藝作物病害 U A E S 2 3 植病系
(英文)Horticultural Crop Diseases
取得認證需修習總課程數 至少5 取得認證需修習總學分數 至少12
附註:規劃要點填表說明:(1到4各欄位請填正確代表字母)
1:U-學士課程、M-碩士課程。
2:A-正課、B-實習課、C-台下指導之科目如學生講述或邀請演講之專題討論、專題研究……等。
3:R-必修、E-選修。
4:S-學期課、Y-學年課。
5:科目(學期或全年)總學分數(請填阿拉伯數字)。
6:Level:1-基礎課程、2-核心(理論/方法)課程、3-應用(總整/實務)課程(請填阿拉伯數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