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經濟學系-資源與環境經濟模組

領域模組名稱
中文 資源與環境經濟模組
英文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Module
領域模組預計開始施行時間 113學年度第2學期
主責教學單位 應用經濟學系 召集人 陳韻如
學習目標與
預期學習效益
學習目標:
  1. 理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與概念
  2. 分析環境和資源問題的經濟影響
  3. 評估環境與資源政策的經濟效果
預期學習成效:
  1. 學生將能夠清楚地描述並解釋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核心概念和理論。
  2. 熟悉各種資源的經濟管理策略及其在不同環境中的應用。
  3. 學生將能夠運用經濟分析方法來評估和解決資源與環境問題。
  4. 具備評估環境政策效果的能力,並能夠提出改進建議。
課程架構圖  
修課指引 經濟學原理 (6學分)
理解基本的經濟學理論和概念,如供求關係、市場結構和成本分析。探索經濟學在各種市場條件下的應用。
 
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3學分)
學習如何管理和保護自然資源,探討環境政策和可持續發展策略。分析自然資源利用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生態經濟學()(3學分)
研究生態系統與經濟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探討如何實現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的平衡。
 
漁業資源經濟學(3學分)
分析漁業資源管理、市場結構和漁業政策的影響。研究如何實現漁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經濟效益。
 
生物經濟產業 (3學分)
生物經濟產業的修課指引涵蓋生物資源的經濟應用,如生物能源、農業、森林管理和海洋資源利用,以及可持續發展、環境評估和資源管理策略。
 
遊憩經濟學 (3學分)
探討休閒活動對經濟的影響,包括資源評估、市場需求、設施管理和政策制定,並探討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影響。
 
這些課程涵蓋了廣泛的經濟學和環境相關主題:從基本的經濟理論到自然資源管理、生態經濟學、漁業經濟學以及生物經濟產業和遊憩經濟學的應用和策略探討。
課程規劃內容如下
課程名稱 規劃要點(附註) 開課單位 備註
1 2 3 4 5 6
(中文) 經濟學原理 U A R Y 6 1 應經系  
(英文) Principle of Economics
(中文) 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一) U A R S 3 2 應經系  
(英文) Ecological Economics
(中文) 生態經濟學(一) U A E S 3 3 應經系 4選2
(英文) Ecological Economics
(中文) 漁業資源經濟學 U A E S 3 3 應經系
(英文) Fishery Resource Economics
(中文) 生物經濟產業 U A E S 3 3 應經系
(英文) Industries in Bio-economy
(中文) 遊憩經濟學 U A E S 3 3 應經系
(英文) Economics of Outdoor Recreation
取得認證需修習總課程數 4 取得認證需修習總學分數 15
附註:規劃要點填表說明:(1到4各欄位請填正確代表字母)
1:U-學士課程、M-碩士課程。
2:A-正課、B-實習課、C-台下指導之科目如學生講述或邀請演講之專題討論、專題研究……等。
3:R-必修、E-選修。
4:S-學期課、Y-學年課。
5:科目(學期或全年)總學分數(請填阿拉伯數字)。
6:Level:1-基礎課程、2-核心(理論/方法)課程、3-應用(總整/實務)課程(請填阿拉伯數字)。
 
TOP